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指参加工伤保险的总人数,以万为单位,衡量保险覆盖的劳动力规模。
本次分享的是地级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数据,包括300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年份为2000-2024年,可在马克集数官网下载对应数据。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整体趋势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整体呈现强劲上升趋势,2004年为关键转折点。数据从2000年的4350.3万小幅波动至2003年的4574.8万,2004年猛增至6845.2万,随后持续增长至2024年的30398.0万;2004-2007年间年均增长率约为21%,2015年后年均增速逐渐放缓至3%-5%。
该趋势主要受政策法规和经济发展的双重驱动。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实施显著扩大覆盖范围,后续增长反映劳动力市场扩张和工业化进程;近年增速放缓归因于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业占比提升及参保率趋近饱和。
年份 |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
2000 | 4350.3 |
2001 | 4345.3 |
2002 | 4405.6 |
2003 | 4574.8 |
2004 | 6845.2 |
2005 | 8478.0 |
2006 | 10268.5 |
2007 | 12173.3 |
2008 | 13787.2 |
2009 | 14895.5 |
2010 | 16160.7 |
2011 | 17695.9 |
2012 | 19010.1 |
2013 | 19917.2 |
2014 | 20639.2 |
2015 | 21432.5 |
2016 | 21889.3 |
2017 | 22723.7 |
2018 | 23874.4 |
2019 | 25478.4 |
2020 | 26763.4 |
2021 | 28286.5 |
2022 | 29116.6 |
2023 | 30173.6 |
2024 | 30398.0 |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区域差异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高度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前十城市如北京市(1388.1万)、广州市(735.7万)和杭州市(728.0万)参保规模领先,反映经济活力与工业集聚;重庆市(707.5万)作为西部代表跻身前五,凸显区域发展不平衡中的局部亮点。
区域均值差异显著,东部(161.6万)远超中部(65.2万)和西部(52.0万)。胡焕庸线东南侧(106.1万)对比西北侧(26.4万)的悬殊差距,印证中国人口与经济密度东高西低的固有格局,与工业化程度正相关。
下载数据
如需下载中国地级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数据,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下载:
方式1:点击文章标题旁的“进入数据库”进入数据下载页面
方式2:下载地址:s.macrodatas.cn/data/cs/?id=4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