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_社会保障和就业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部分,指政府用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就业促进的财政支出,旨在保障民生和稳定就业。
本次分享的是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_社会保障和就业数据,包括300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年份为2000-2024年,可在马克集数官网下载对应数据。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_社会保障和就业整体趋势
支出呈现显著持续增长趋势。从2007年的5104.53亿元增至2023年的38828.24亿元,规模扩大约7.6倍,反映中国政府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的持续强化。
增长率波动但整体强劲,2015年后增速有所放缓。2007-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3.5%。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政策和经济因素,显示财政支出的重要性。
| 年份 | 支出(亿元) |
|---|---|
| 2007 | 5104.53 |
| 2008 | 6460.01 |
| 2009 | 7851.85 |
| 2010 | 8680.32 |
| 2011 | 10606.92 |
| 2012 | 11999.85 |
| 2013 | 13849.72 |
| 2014 | 15268.94 |
| 2015 | 18295.62 |
| 2016 | 20700.87 |
| 2017 | 23610.57 |
| 2018 | 25827.54 |
| 2019 | 28147.55 |
| 2020 | 31448.53 |
| 2021 | 32900.97 |
| 2022 | 35775.94 |
| 2023 | 38828.24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_社会保障和就业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显著,直辖市及东部地区社会保障就业支出远超其他区域。城市排名前十中上海、北京、重庆等直辖市领先(最高12308400万元),地域均值东部151万、中部90万、西部83万,反映经济发达区域资源集中优势。
胡焕庸线分界凸显东西部巨大差距,东南侧支出是西北侧的3.4倍。均值东南119万、西北仅35万,结合地域数据,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社会保障投入高度不平衡,资源向东南集聚。

下载数据
如需下载中国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_社会保障和就业数据,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下载:
方式1:点击文章标题旁的“进入数据库”进入数据下载页面
方式2:下载地址:s.macrodatas.cn/data/cs/?id=4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