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是指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在生产中创造的新价值总额,以万元为单位衡量产出贡献。
本次分享的是地级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数据,包括300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年份为2000-2024年,可在马克集数官网下载对应数据。
第二产业增加值整体趋势
第二产业增加值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从2000年的45663.7万元增至2024年的492087.1万元,增长约9.8倍,年均增长率约为10.4%,反映了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规模扩张。
增长过程伴随周期性波动特征。2008-2009年金融危机导致增速短暂放缓,2020年疫情影响下增长几乎停滞,但2021年后强劲反弹;2015年起增速波动较大,表明经济结构调整和外部冲击影响。
年份 | 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 |
---|---|
2000 | 45663.7 |
2001 | 49659.4 |
2002 | 54104.1 |
2003 | 62695.8 |
2004 | 74285.0 |
2005 | 88082.2 |
2006 | 104359.2 |
2007 | 126630.5 |
2008 | 149952.9 |
2009 | 160168.8 |
2010 | 191626.5 |
2011 | 227035.1 |
2012 | 244639.1 |
2013 | 261951.6 |
2014 | 277282.8 |
2015 | 281338.9 |
2016 | 295427.8 |
2017 | 331580.5 |
2018 | 364835.2 |
2019 | 379860.0 |
2020 | 381985.8 |
2021 | 447138.2 |
2022 | 467629.6 |
2023 | 475936.1 |
2024 | 492087.1 |
第二产业增加值区域差异
城市排名和地域均值揭示东部区域显著领先。前十城市如深圳(1391亿)、苏州(1252亿)多为东部,其地域均值(2652亿)远高于中部(1222亿)和西部(1009亿),突显区域发展不平衡,反映东部工业化优势。
胡焕庸线分界显示东南侧与西北侧差距巨大。东南侧均值(1789亿)远超西北侧(661亿),体现地理经济分异,与人口密度和产业布局相关,西北侧工业化相对滞后。
下载数据
如需下载中国地级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数据,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下载:
方式1:点击文章标题旁的“进入数据库”进入数据下载页面
方式2:下载地址:s.macrodatas.cn/data/cs/?id=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