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钢产量
粗钢产量是指钢铁企业冶炼后未经精炼的钢锭、钢坯等初级产品的总产量,是衡量一国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指标。
本次分享的是地级市粗钢产量数据,包括300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年份为2000-2024年,可在马克集数官网下载对应数据。

粗钢产量整体趋势
中国粗钢产量在2000-2024年间整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2000年的12850万吨增至2024年的100509.1万吨,增幅约6.82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较高,反映了工业化进程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强劲拉动。
产量变化受经济周期和政策调整影响显著。2010年后增速放缓,可能与环保政策和产能过剩治理相关;2020年峰值后小幅回落,暗示经济转型和需求结构变化下的产能优化。
| 年份 | 粗钢产量(万吨) |
|---|---|
| 2000 | 12850.0 |
| 2001 | 15163.44 |
| 2002 | 18236.61 |
| 2003 | 22233.6 |
| 2004 | 28291.09 |
| 2005 | 35323.98 |
| 2006 | 41914.85 |
| 2007 | 48928.8 |
| 2008 | 50305.75 |
| 2009 | 57218.23 |
| 2010 | 63722.99 |
| 2011 | 68528.31 |
| 2012 | 72388.22 |
| 2013 | 81313.89 |
| 2014 | 82230.63 |
| 2015 | 80382.5 |
| 2016 | 80760.94 |
| 2017 | 87074.09 |
| 2018 | 92903.84 |
| 2019 | 99541.89 |
| 2020 | 106476.68 |
| 2021 | 103524.26 |
| 2022 | 101795.9 |
| 2023 | 102885.97 |
| 2024 | 100509.1 |
粗钢产量区域差异
中国粗钢产量呈现明显的东中西梯度递减格局。东部地区均值达1251.657万吨,显著高于中部(629.867万吨)和西部(508.132万吨),反映出区域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基础的不均衡分布。
胡焕庸线划分进一步强化了粗钢生产的空间集聚特征。东南侧均值832.854万吨远高于西北侧(420.900万吨),这与人口密度、基础设施和产业政策高度相关,符合核心-边缘经济理论。

下载数据
如需下载中国地级市粗钢产量数据,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下载:
方式1:点击文章标题旁的“进入数据库”进入数据下载页面
方式2:下载地址:s.macrodatas.cn/data/cs/?id=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