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期数据

《统计研究》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业供应链韧性

进入数据库
来源:统计研究发布日期:2025/10/23 8:05:01

摘要

内容提要: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强国之基。提升制造业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性举措。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09—2023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供应链韧性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供应链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主要是通过信息固链、管理强链、劳动延链、融资增链和创新补链来发挥作用。上述效应在技术密集型企业、成熟期企业、营商环境优良和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环境下的企业中尤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都能够通过供应链溢出效应推动目标制造业企业供应链韧性提升。本文结论为提升我国制造业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供应链韧性;供应链溢出;制造业

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业供应链韧性

一、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在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快速变化与贸易环境复杂化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供应链安全面临挑战,提升韧性与安全水平被置于国家战略高度。论文指出,数字经济与新一代数字技术为制造业带来新机遇,但也存在组织变革阻力、技术适配不足以及“信息孤岛”等问题,使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韧性的效应有待澄清。基于此,文章围绕“数字化转型是否以及如何提升制造业供应链韧性、是否存在上下游联动溢出效应”展开研究,并提出构建客观、可推广的供应链韧性测度框架,以服务政策优化与企业实践。

论文的边界与价值体现在:一是把数字化转型纳入制造业供应链韧性研究框架;二是将韧性细分为抵抗力、恢复力、可持续性三维度进行量化;三是从信息、管理、劳动、融资与创新五条机制路径打开“转型—韧性”的作用链条;四是拓展至供应链系统层面的前向与后向溢出效应检验,回应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现实关切。

二、论文主要内容

理论部分,论文基于网络效应与交易成本等视角提出研究假设:数字化转型提升供应链韧性(H1);并通过信息透明度提升(信息固链,H2)、内部管理水平提升(管理强链,H3)、人力资源结构改善(劳动延链,H4)、融资约束缓解(融资增链,H5)与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创新补链,H6)等中介路径发挥作用。

实证部分,论文在企业层面检验基准效应与机制效应,并进一步进行异质性分析与稳健性校验。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韧性影响显著为正;五条中介路径均得到统计支持;在技术密集型、成熟期企业、营商环境优良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下作用更强。扩展研究表明:无论上游还是下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均通过供应链溢出效应显著提升目标企业的供应链韧性。

三、论文实证设计

数据方面,样本为2009—2023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供应链韧性与企业特征等财务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专利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内部控制质量数据来自迪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ESG表现采用华证ESG得分;并使用市场化指数及相关公开资料进行环境度量。样本剔除ST、*ST、PT与退市公司,进行异常值处理并对关键连续变量实施1%双侧缩尾,得到11233个企业—年度观测。

指标方面,被解释变量为企业供应链韧性综合指数,从抵抗力(周转能力、供应链配置)、恢复力(供需偏离度、资产价值波动性、成长性)与可持续性(绿色化转型与ESG表现)三维度加权构成。核心解释变量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基于年报数字化特征词频加总后ln(1+词频)表征;并采用多种替代指标(如无形资产软件占比、数实产业技术融合指标、基于大语言模型识别的数字化应用指标)进行稳健性验证。

模型方面,采用包含企业、时间、行业与地区固定效应的面板回归,逐步加入控制变量;通过工具变量法(历史通信条件×互联网接入、同地区同行业数字化均值)处理潜在内生性;采用CRITIC等客观赋权方法构建韧性指数,进行替代口径、交互固定效应与政策干预控制等稳健性检验。

变量说明表格

变量名称变量说明
resil供应链韧性综合指数(抵抗力/恢复力/可持续性加权)
digital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年报数字化特征词频ln处理)
存货周转率抵抗力维度指标之一
应收账款周转率抵抗力维度指标之一
总资产周转率抵抗力维度指标之一
供应链集中度前5大供应商与客户比重之和的均值(逆指标)
供需偏离度生产与需求增长率方差比(逆指标)
资产价值波动性基于Merton模型迭代得到的年化资产波动率(逆指标)
营业收入增长率成长性指标
内生增长率留存收益比率×资产收益率
绿色化转型程度年报绿色关键词词频ln(1+词频)
ESG得分华证ESG得分年均值
Infor信息透明度(公司透明度度量)
Inter内部控制指数(内部管理质量)
Inco管理费用/营业收入(逆指标)
Skillrate技术人员占比
Edurate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
ConstrSA指数绝对值(融资约束强度)
Fico财务费用/总负债(融资成本)
Techln(专利授权数+1)
lnage/lnsize/lev/liquid/inv企业年龄、规模、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存货占比
lnboard/top10/indep董事会规模、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占比

四、论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研究结论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供应链韧性;其作用通过信息固链、管理强链、劳动延链、融资增链与创新补链等路径实现;在技术密集型、成熟期、营商环境优良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较高的情境下效果更为显著;上下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存在前向与后向溢出效应,共同推动目标企业供应链韧性提升。

政策建议包括:释放数字红利,打破信息孤岛,建设高效互联平台以强化协同;优化营商环境与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法治与合同执行以保障转型红利落地;立足企业异质性制定差异化转型策略,聚焦可复制的核心场景;推动供应链协同与标准化建设,通过数据共享与技术接口对接促进系统性韧性提升。

五、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论文的边际贡献体现在:提出供应链韧性“三维度—多指标”的客观测度框架;系统揭示数字化转型影响韧性的五条机制路径;从供应链系统层面识别上下游溢出效应,深化对产业链协同的理解。未来研究可在更长时段与更细行业层面检验测度与机制的稳健性,拓展政策冲击与自然实验识别,进一步评估数字化协同标准与平台建设对供应链韧性的长期影响。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打开 微信 扫一扫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