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数字中国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7—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手工收集数据构建地级市数字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实证检验了数字政府建设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数字政府建设有助于缓解当地上市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政府建设通过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打破银企信息壁垒以及优化地区融资环境三个机制,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异质性检验发现:我国数字政府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对于平台经济发展程度高的样本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政府建设能够帮助企业以更低的融资成本获得更多的银行信贷,促进企业数字化投资。本研究从融资约束视角揭示了数字政府建设服务实体经济运行的内在机理,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及优化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政策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数字政府建设;融资约束;银企信息壁垒;融资成本;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在国家“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数实融合”战略背景下,政府数字化在夯实信息化基础、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优化治理能力方面持续推进;多项政策(如2016年“互联网+政务服务”指导意见、2018年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2022年《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2023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相继出台,推动各地建设数据开放与数字金融服务平台,旨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缓解“融资难、融资贵”。论文据此提出以“环境—服务—治理”为核心的数字政府测度与分析框架,并以企业融资约束为切入点,探讨数字政府建设缓释融资约束的现实意义与政策价值。
二、论文主要内容
论文构建了数字政府建设—企业融资约束的理论与实证框架:其一,提出“三重机制”——通过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降低代理成本,通过数字金融服务平台打破银企信息壁垒缓解信息不对称,通过改善城市融资环境降低金融摩擦;其二,形成“环境基础—服务能力—治理能力”三维指标体系(3个一级维度、7个二级维度、20个三级指标),以熵权法赋权聚合为地级市综合指数;其三,实证发现数字政府建设与融资约束显著负相关,并在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与多项稳健性检验下保持成立;其四,异质性与延伸分析显示,平台经济发达地区效应更强,数字政府建设能助力企业获得更多银行信贷、降低融资成本并促进数字化投资。
三、论文实证设计
论文使用的数据来源包括:2017—2022年A股上市企业微观数据(企业年报MD&A文本、财务指标等),配套的地级市层面数字政府建设信息(门户网站访问/信息发布、数据开放、财政投入与政策支持、治理安全与大数据局层级等),以及城市层面配套指标(人均GDP、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企业融资约束以文本分析法从MD&A构建;数字政府建设指数由手工收集城市指标并用熵权法加权聚合;样本覆盖2963家企业、227个地级市、共计14094个公司—城市—年度观测。论文还使用《中国城市营商环境研究报告2023》中的融资环境指数用于机制检验。
模型设计部分包括:基准固定效应面板回归(企业与年份固定效应,扩展至行业×年份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工具变量为企业所在城市10年前每百人固定电话数),以及以2019年为政策生效时点的DID模型(2017年底《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通知》作为准自然实验)。稳健性检验涵盖替代融资约束度量(KZ、WW、HP等)、城市层面聚类稳健标准误与等权指标重构。
变量说明表格
| 变量名称 | 变量说明 |
|---|---|
| FC | 企业融资约束指数(基于MD&A文本相似度残差构建) |
| E_DigGov | 地级市数字政府建设综合指数(熵权法:环境/服务/治理三维度) |
| Size | 公司规模(总资产对数) |
| Lev | 杠杆率(总负债/总资产) |
| ROA | 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 |
| OCF | 经营性现金流(经营现金流/总资产) |
| PPE | 固定资产占比(固定资产/总资产) |
| Sales_Growth | 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与上年之比) |
| Inst |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 |
| Top10 | 股权集中度(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 |
| SOE | 产权性质(国有=1;民营=0) |
| lnGDPpc | 城市人均GDP(对数) |
| FinDev | 金融发展水平(存贷款余额/GDP) |
| IndStruct | 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占比) |
| Treat×Post | 双重差分政策冲击项(电子政务综合试点×2019年后) |
| IV(10年前固定电话) | 工具变量:城市10年前每百人固定电话数量 |
四、论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结论:数字政府建设显著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机制上经由企业数字化转型(降代理成本)、数字金融服务平台(破信息壁垒)与融资环境优化(降金融摩擦)发挥作用;在平台经济发达地区效果更显著;并能促进银行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与提升数字化投资。政策建议:加大数字政府建设投入与数据打通,增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引领与赋能,推广政银企数字金融服务平台,深化“一网通办”等数字政务以优化营商与融资环境。
五、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边际贡献:提出“环境—服务—治理”三维测度框架与综合指数;从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与金融摩擦统一视角阐释缓释机制;以文本分析法构建融资约束指标并结合平台经济异质性验证。未来拓展:可在数据安全治理、平台协同机制与跨区域数据互联互通方面深化测度,进一步检验不同情境下的因果机制与政策适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