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
粮食产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生产的粮食总量,包括谷物、豆类等,反映农业产出和粮食安全水平。
本次分享的是地级市粮食产量数据,包括300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年份为2000-2024年,可在马克集数官网下载对应数据。
粮食产量整体趋势
中国粮食产量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46217.52万吨起步,经历2003年短暂下降至43069.53万吨后,自2004年起总体增长,尽管在2016和2018年有轻微回落,至2024年达到70650.0万吨,增幅超过50%,体现长期农业发展的稳健性。
增长过程中波动相对较小,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2003年低点可能受气候因素影响,但随后年份总体上升,自2015年起产量多数年份维持在66000万吨以上(2018年略低),凸显粮食安全基础的巩固和生产效率提升。
年份 | 产量(万吨) |
---|---|
2000 | 46217.52 |
2001 | 45263.67 |
2002 | 45705.75 |
2003 | 43069.53 |
2004 | 46946.95 |
2005 | 48402.19 |
2006 | 49804.23 |
2007 | 50413.85 |
2008 | 53434.29 |
2009 | 53940.86 |
2010 | 55911.31 |
2011 | 58849.33 |
2012 | 61222.62 |
2013 | 63048.2 |
2014 | 63964.83 |
2015 | 66060.27 |
2016 | 66043.51 |
2017 | 66160.73 |
2018 | 65789.22 |
2019 | 66384.34 |
2020 | 66949.15 |
2021 | 68284.75 |
2022 | 68652.77 |
2023 | 69540.99 |
2024 | 70650.0 |
粮食产量区域差异
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均值最高,显著领先于东部和西部。数据显示中部均值299.7万吨,东部188.8万吨,西部152.7万吨,表明中部农业资源集中,可能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政策支持。
胡焕庸线东南侧产量均值远高于西北侧,凸显地理差异影响。东南侧226.2万吨,西北侧109.0万吨,这反映了人口分布、气候和经济发展水平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
下载数据
如需下载中国地级市粮食产量数据,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下载:
方式1:点击文章标题旁的“进入数据库”进入数据下载页面
方式2:下载地址:s.macrodatas.cn/data/cs/?id=4790